想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家长不妨试试“无条件养育”,轻破火诀怎么做松达成

时间:2019-10-18 23:35:14 作者:admin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在他的《最初和最终的自由》一书中写到:爱无法思量,爱无法培养,爱无法练习。练习爱,练习手足之情,这些依然在头脑的领域之内,因而并不是爱。当这一切都停止,爱就会出现,然后你就会知道爱是什么。

爱的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家长或许会认为,给予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却往往不这样认为,他们会觉得家长所给予的爱,都是为了家长自己好,而不是为了他好。

(1)“妈妈让我这次考试考好,她就奖励我,不就是为了使她自己的脸上有面子。”

(2)“妈妈给我报了钢琴班,还不是看我同学小美的妈妈给她报了,她也就学着人家的样子给我报了一个。

这种“有条件养育”的方式,会让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从而在接受家长爱的时候,渐渐地失去自我,认为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有条件养育”常见的3种类型及其后果

1. 长时间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孩子

不少家长,都会利用物质的奖励的方式,来奖励孩子。殊不知,这种过度的物质奖励会对孩子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前两天,我碰到了一位小区里面关系比较好的宝妈。刚见面,她就跟我谈起了孩子的情况。她的孩子叫佳佳,今年8岁,回家之后,总是不能坐在家里专心的去写作业,令她感觉到非常的头疼。

出于对孩子的爱,她就想了一个办法:给女儿设定了一个作业签到表,只要女儿能在规定时间内写完作业,就打一个对勾,对勾累积十次就可以兑换一个芭比娃娃。

起初,佳佳为了得到芭比娃娃,果然在写作业的时候,变得更加专心了。但是,时间一长,女儿依然变成了原来的样子,这让宝妈感到非常的不解。

其实很简单,我们长时间使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孩子,孩子就会感受不到家长的爱与良苦用心,他们努力的做好,只是为了得到相应的奖励。在得到奖励之后,他们也就不会再那么的卖力了。当然,孩子也会变得更加贪婪,希望奖励能够增加,他们才会继续照做。

2. 对孩子严厉管教

还有一类家长会认为,对孩子进行严厉管教,是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因为他们担心自己过度的纵容孩子,会导致孩子误入迷途,从而失去方向。

所以,他们通常会这样做:

(1)“回到家后,赶紧给我去,再敢给我磨磨唧唧的去写,就给我等着。”

(2)“放学后,赶紧给我去上数学辅导班,敢不去的话,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

这种严厉管教看似是对孩子好,同样也会给孩子引发许多的不良后果。使得孩子变得非常的顺从,失去人格与自由。他们会将这种压抑埋藏在心里面,不敢轻易的去表现出来,从而使得他们逐渐变得抑郁。

美国心理学家麦德林•雷文博士就曾经说过:“父母管教过严的家庭,孩子成年后出现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比例是普通孩子的3倍,并容易出现吸毒、自残,甚至自杀的情况。

可见,家长对于孩子的严厉管教,往往并不是一件好事。

3. 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惩罚

孩子有时候犯错或者不服管教,家长就会选择用惩罚的方式,来让孩子去长记性。

(1)“你作业错的题实在太多,去把做错的题给我抄上三遍。”

(2)“这次考试给我考成这样,去给我站在楼道罚站去。”

这种爱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而进行的惩罚方式,但是,这样的惩罚方式真的对孩子有用吗?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海姆•G•吉诺特博士曾经说过:“惩罚并不能阻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它只能让行为者在犯错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以及更有技巧而不被发现。孩子在遭受惩罚时,他会在心里面暗下决心,要在下一次的行为中更加的小心,而不是要更诚实、更负责。”

从他的话中,我们也能够看出,惩罚只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无条件养育”呢?

“无条件养育”是由美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讲师阿尔菲•科恩所提出的,这个观点最初出自于他的著作《无条件养育》一书中,他在这本书中说:“家长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从他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无条件养育”是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所出现的一种养育行为,它并不抱有任何目的。

1. 将亲子关系放到首位

在“无条件养育“的情况下,我们家长应当把亲子关系放到首要位置。不要因为自己所谓的“爱”而伤害到孩子,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当孩子犯错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1)与孩子进行相应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所想。

(2)给孩子一个适当的鼓励,鼓励他下次改正错误,不再犯错。

这样的话,亲子关系建立起来,双方自然就能够感觉到双方的爱,从而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了。

2. 学会换位思考

我们要想让孩子感受到相应的爱,就要学会尊重孩子,而尊重孩子最好的方式,是需要进行换位思考。

(1)当孩子做错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去批评,而是应当换位思考一下,以孩子的眼光来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做错这件事。

(2)孩子在遇到陌生人不愿意打招呼的时候,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想想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打招呼。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更能够理解到孩子,从而给予对方无限的支持了。

“无条件养育”应当注意些什么问题

1. “无条件养育“不是凡事都惯着孩子

“无条件养育”不代表真的无条件的去养孩子,凡事都惯着孩子。当孩子做错了事情之后,还帮着孩子去隐瞒错误,纵容孩子。

(1)去别人家时,让孩子去到处乱动、乱拿别人家的东西。

(2)孩子把别人家的玻璃打碎了,家长不要求孩子前去道歉,反而帮着孩子隐瞒。

这样不仅不会对孩子有利,还会导致孩子在下次会继续犯错。

2. “无条件养育”不代表过度满足孩子

“无条件养育”不代表过度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孩子要什么,我们就给提供什么:

(1)“妈妈,我想要吃那个饼干。”“好的,妈妈去给你买。”

(2)“妈妈,我想要买那个玩具。”“宝贝这么可爱,妈妈当然会买给你呀。”

如果像这样过度满足孩子,等到孩子长大后,就会很随意的去对身边的人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他们会变得非常的不合群,融不进社交的圈子里。

我们要想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就使用好“无条件养育”的方法,也许可以轻松达成心愿,促进亲子之间的关系。

本文由带娃之道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448696976@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