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怼精的情迷但丁湾qvod自我修养

时间:2019-11-04 09:02:20 作者:admin

群里说:“老师的这个视频内容太棒了!”,

怼精说:“这个错别字是认真的吗?”

朋友说:“我这个新发型很有风情吧?”,

怼精说:“嗯,不错,像迪克牛仔。”

同事说:“这次年会的节目真是精彩!”,

怼精说:“连参加员工的名字都没有体现,真的足够尊重员工吗?”

领导说:“同志们,今年这个数据结果表明我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怼精说:“等等,领导,我们连到底做了什么改变都还没有标准化,这个项目真的能算是完成了吗?”

以上怼精的日常,是我的真实经历,相信你身边也总是有那么一两个爱“挑刺”的朋友。很多怼精并不是真的情商低,大多数时候我们能体会到对方的情绪,但内心并不太认同情绪真的那么重要,能解决问题不就好了吗?

即使看过不少沟通类和社会心理学的书,越来越认识到情感需求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仍然捉襟见肘。在有意思读书会,遇到了《共情的力量》这本书,期待能给我一些答案。

1

“我不知道”的力量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闺蜜情绪很低落地来跟我倾诉遇到了感情上的难题,我听完并表示理解后,开始滔滔不绝地讨论解决方案,闺蜜最后几乎是吼出来的“我只是要跟你说我现在的感受!”

我与闺蜜相识多年,我知道她的性格,她的成长经历,我甚至知道她这次遇到难题的前因后果,我更知道她对我的信任……我知道的太多,于是我很快地做出评判。之所以成为怼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认为我知道的足够多了,急于要表达我的意见。

对于理解,似乎再也没有比“你还没有开口,我就知道你的想法”更高的境界了。而作者认为:共情始于理解,但共情并不止于理解。共情最有力量的说法之一就是“我不知道”。回头看前面的这句话,当我们说出“我知道”,或者内心认为“我知道”的时候,实际上已经阻断了继续倾听的可能。我们对这件事情有了评断,贴上了“标签”,自此无法再耐心地真正听到对方的声音。

对于熟悉的人,我们常常认为他们的个性是固定不变的,而过早地做了傲慢的评判,对陌生人更是如此。前段时间韩国女星崔雪莉的死亡,又一次引发关于网络暴力的讨论。25岁,被称为“人间水蜜桃”的鲜活美人,到底经历过什么而走到这一步,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她在退出偶像团体后的过去几年里,因为“离经叛道”的照片和行为,引来粉丝和路人疯狂的谩骂。

因为“我知道”而做出的评判,而“我不知道”让我们保持察觉,更谦逊地去倾听。“因为每个人、每个情境都是独特的,这就意味着共情要保持谨慎、要专心、好奇和警觉。”

2

接纳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当我们评判他人,尤其对他人行为不满时,其实映射的是对自己的不满。作为怼精,我并不是一个随和的人,以前负责行政的同事曾在熟悉了以后说,刚开始接触时很怕我。我有些疑惑,反问是否曾经对她有过态度不友好,对方回答并没有,但觉得我很强势。虽然嘴上说着不在乎,但还是不得不承认我想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让周围的人过得更开心。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批评他人,使用你的共情去发现自己缺乏安全感的根源。我有一个很强势的母亲,聪明、独立、善良,也暴躁易怒,在家庭中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耳濡目染我的性格里也有七八分像她,我努力学习工作,因为我知道女人必须独立,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不能依赖于他人。我追求成就感,渴望用我的专业去解决问题,希望带给人积极的影响,却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又缺乏温和待人的耐心。

《共情的力量》的作者认为:“对名气、成功、敬仰和无条件关爱的渴求通常是因为想要弥补过去经历过的失望。想要明白你一直以来渴求的是什么,就需要重访你的过去,寻找一下哪里缺失了共情。但这并不是要找到什么人来责怪;相反,你是要去弄明白你是谁、为什么你会有现在的这些想法和感受。一旦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些渴求,你就能摆脱掉某些意识不到的旧有模式了。”

回到我是个小女孩的阶段,我缺失了平等的话语权这一课,直至现在我依旧没有办法完全填补,因为我采用了更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与过去的自己共情,连接现在,接受过去这些带给我好的一面,也接受还不够好的那一面,我并不完美,但不也不缺少面对真实的自己的勇气。

想要获取什么,就先给予什么,人和人的交往就是一面面镜子。在寻找“你想成为什么人?”的这条路我看到了一些曙光,并在“你打算如何做到呢?”的路上设定目标一个一个地行动。

3

秉持怀疑心,给自己一点时间

除了制造麻烦,有时候怼精也能用来解决一些麻烦,最近我就经过三轮“交锋”收回了一小笔机票退款。起因是去年10月我在某网络平台预定了当年11月出行的机票,后因事没能成行而选择了保留一年内改签服务。上周操作时却发现改签不了,这趟航班从今年11月取消了。这张特价机票“自愿退票”只能退回燃油机建费80元,但现在是被动退票不应该由我承担其他损失,于是打电话到某网人工客服要求退回订单全款。

第一轮,某网客服温柔亲切地以航空公司审核未通过为由拒绝了我的申请,很快又收到电话告知:这趟航班没有取消,并特意嘱咐因临近改签到期日需尽快操作。第一轮交锋似乎是对方胜利了,但对方催我尽快处理的语气似乎过于急切,作为一个心存怀疑还隐约共情到了对方的阴暗面的怼精,我自然是不接受的。

第二轮,我采取曲线救国路线先直接与航空公司确定了拟改签日期的航班已取消,接着与某网客服沟通却继续被温柔亲切地拒绝了。追问下对方的理由是只能改签到订票日期一年内的航班,而这个到期日10月25日前航班并未取消,因此不能全额退款。

第三轮,我再次先与航空公司确定了期限是指改签操作需在订票日期一年内完成,而不是只能改签到订票日期一年内的航班。可以肯定是某网或者其代理商的问题了,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怼某网客服,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居然情绪十分平稳,态度坚定向对方施压,这笔订单也在一小时内全款回到了我的账户。

这是怼精自我修炼之路上的一次小小的成长,不只是收回了一笔小钱,更神奇的是收获了更为平稳的情绪。至于为什么会不同于以往直接带着怒火开怼,一方面每次接我电话的客服极可能不是同一个,这个错误或许不是这次的客服能决定的;另一方面,虽然我一直怀疑对方的处理结果,但是怀疑的目的是为了要回我的订单退款,而愤怒对此并无助益还有可能影响我的判断。正如作者在说怀疑时解读为:“一定要带着想接近你要去理解的东西的目的,而不是把它推向远方。

我依旧有着各种疑问,比如一开始的“情感需求真的重要吗,能解决问题不就好了吗?“,以及 “共情之后呢,问题就解决了吗?”诸如此类。继续前行在这条自我修养的路上,我想时间会给我一个“阿哈”的顿悟瞬间,然后告诉我更为准确的答案。我可能还是没法成为一个随和的人,但也许成为做到共情的“怼精”也是另一种选择呢。

有意思的读书会

- 第三期 -

(2019.11.18 - 12.01 )

社群特色

高琳教练精选书单,涵盖内在成长和外在成长两大版块,帮你认识自己,了解世界。

每两周精读一本书,由国际认证教练领读,每天结合书中内容提出当日问题。带着问题阅读并通过自我反思给出答案,让你的阅读不再盲目。

教练通过专业的视角和教练式提问,带大家将书中的知识延申到生活中,活学活用。

倒逼输出,每天阅读打卡,奖励输出读书笔记,帮助你将书中知识真正内化。

规则玩法

1、周一至周五,每天群主会在群里发布当天的阅读任务和思考问题,大家自行安排时间阅读。

2、每天24点之前,打卡至少一个书中的金句或自己最有感触的一句话。

3、每晚领读官基于书中内容,做分享和引申。

4、每周四晚,教练答疑解惑,同时邀请群内小伙本分享自己的所读所感。

5、每期读书会结束,提交最终读书笔记,最佳读书笔记前三名,将可以免费参与下一期读书会。

本期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这本书距今已经出版30年,被樊登誉为:带领自己走出迷茫期的经典励志与自我管理著作。长盛不衰的经典著作,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此书不仅适用于个人,很多世界500强企业也把它当作企业培训教材。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七个习惯”采取全新的思维方式,实践更好的思维方式,抱持不变的核心原则,直至习惯的养成,最终成为个人最持久的核心竞争优势,进而演化为组织的终极竞争优势。

用一本书钱换来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往期学员反馈

>

关于作者

Jessie Zhou,非典型财务人,折腾于外资制造业十年,有意思的忠实粉丝。热爱置疑和提问,当前困顿于职业发展路径的挖掘,专注于核心能力的提升。

关注“有意思教练”,回复“故事影响力”,有《用故事讲出你的影响力》PPT大礼包等你哟!

我说赞,你说赞,都不如右下角点“在看”

你分享,我分享,有意思的生活不一样!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448696976@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