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文无锡新源润不锈钢学:蒋玉升《龙亢风味之龙亢滑肉与其他》

时间:2019-11-06 08:34:46 作者:admin

年前往泾县学习途中,在合肥某餐厅品到一道名为“滑肉”的菜肴,汤菜一体,爽滑细腻,令人胃口大开,旅途劳顿云散烟消。

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这道名菜,想起了与之相关的诸多往事。

滑肉在龙亢是人家红白喜事待客的一道名菜。龙亢办喜事,待客通常是“十大碗”,除了必备的甜汤外,其他的菜肴皆以红烧为主,极少汤汁,与许多地方的水席不同,俗称硬菜或大菜,如烧牛羊肉,烧鸡烧鱼,红烧扣肉,大糌,春卷等等。而滑肉是不多见的汤菜一体的名肴。印象中,第一道总是凉拌菠菜,里面配以油炸花生米、鸡蛋皮、极细的瘦肉丝,高汤,酸醋,麻油。虽是以蔬菜为主,但爽口宜人,刚一上桌便被孩子大人们一扫而空。随后,各道风味不同的菜肴依次上桌,填满不同的胃口。除“十大碗”,龙亢讲排场的有钱人家还以“三八席”宴客,所谓“三八席”,就是八凉八炒八烧,共二十四道菜,菜到最后,桌子上摆放了好几层碗碟,即使是在过去物资不富裕的年代,桌上的菜也是吃不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过去龙亢办喜事图热闹,宾客特别是女宾喜欢带孩子去吃大席,有时候一桌上大人没有孩子多,小孩围在大人后面,每人端个小碗,菜一上桌等大人从席上夹来各种菜肴狼吞虎咽。不管在什么时代,跟着大人吃喜筵可能都是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欢乐时光,特别是“三八席”上,各色凉热荤素菜肴在家里极少能吃到,即使偶尔吃到,也没有喜宴上的味道精美。八道凉菜上桌,孩子们风卷残云般,为着满足填充饥肠的快感,就算是拉稀跑肚也在所不惜。家长常会告诫孩子:别急,后面还有大菜。但在孩子眼里,什么小菜大菜软菜硬菜,吃到肚里都是好菜。炒菜上桌,同样是争先恐后,等到炒菜上到中途,孩子们大都肚皮溜圆,像一群欢快的鸟儿,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撒着欢地跑去玩儿了。这个时候,没有课堂,也没有了作业,剩下的只有快乐的童年了。大人们此时得以安坐,消停自在得饮美酒吃大菜唠家常叙闲篇。这大菜里,常常就有“滑肉”。

滑肉在龙亢又称“疙瘩脊”,或以其食材和形状名之。滑肉原材料多取新鲜猪肉里脊,改刀成四五公分、指头粗细的条状,挂芡过油,炸至外表淡黄,里脊鲜嫩,用笊篱捞出控油。烹饪时,可选择咸口或酸口,根据食客喜好。无论哪种口味,都以高汤为佳。首先以少量食油打底,将葱段、姜块、花椒、八角、辣椒等热油中煸炒出香味,汆入高汤,以适量炸好的疙瘩脊原料及泡发的黄花菜入锅,煮至汤沸,再以中火煮五六分钟出锅,盛至海碗中,加入适量食盐,着少许胡椒粉,淋少许麻油,撒上一撮香菜,咸口的疙瘩脊便大功告成。若是爱好酸味,程序与咸口相同,做法又类似龙亢改刀鱼,只是高汤中佐以龙亢秘制香醋,味道极是独特。热腾腾的一大碗,汤菜一体,滑肉入口滑而不腻,嫩而不柴,汤汁下喉或鲜香醇厚,或酸辣爽口,余味无穷,汤菜罄尽,令人留连。

多年前,乡党王叔在东山为其外甥打理农庄,农庄尚未大成,间种数百颗品种石榴,王叔一人与几只狗、一群鸡鸭鹅做伴,偶或邀几位老友除草,施肥,剪枝,打药,同时也消解了寂寞。我也不时前去看望他。王叔特好美食,有一次,他用羊肉为食材做成滑肉,比猪肉更细腻,带点若有若无的膻味,别有一番风味,但这风味中,还有着扯不断的乡情。

合肥的滑肉,自然是比不上龙亢的“疙瘩脊”,这既有手艺的成分,也有个人口味的因素,更重要的是龙亢是我的家乡,龙亢“疙瘩脊”是我深入骨髓、刻入记忆深处的最爱。

(图文无关)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448696976@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