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向未来,方向渐明,路尚漫爱努努漫

时间:2019-11-09 12:48:01 作者:admin

11月7日—10日,全国首个权威工艺美术展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南京举行。潮州以专馆的形式亮相博览会,并成为本次博览会中规模最大的特色展区。南方+记者留意到,潮州此次组团参与全国的工美盛会,在这样一个行内瞩目的舞台上,除了精品连连,还有更多关乎未来的动作值得关注。

老与新:创新传承路更宽

在本次博览会上,潮州组织了近百位大师携近千件精品参展,向全国展现出潮州传统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呈现潮州工艺美术不断传承发展的良好趋势。展品涵盖了六大门类,四十多个品种,包括工艺瓷、手拉朱泥壶、木雕、刺绣、麦秆画等门类。当中,一些平日较少亮相的金银工艺、通草画、脱胎漆器等让人惊艳不已。

堆金的潮彩显得金碧辉煌,瓷板画格调高雅,潮州木雕技艺精湛,鼻烟壶可水上漂……面对精致的潮州工艺美术精品,现场观众连连惊呼:“令人震撼!”

博览会上,潮州馆分设了工艺瓷、木雕、手拉壶等专门展区,此外,还有个非常特别的展区是十大青年创新产品展区。开幕当天,潮州专馆专门举行了这些创新产品的专题发布会。这是潮州第一次对外集结年轻人的创意工艺美术品。

在这一展区内,有不少创新产品让人眼前一亮。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青年委员会主任陈坚是一名“70后”,他在瓷板上刷上绿色的涂料,用小喷瓶将特制的油一喷,独特的“喷彩”效果已见雏形;来自韩山师范学院的刘丽莎将大件的通花瓷缩小成仅有几厘米高的小配件,并与银饰相结合,形成了一件新的吊坠工艺品;潮州木雕艺术家李照一和他的伙伴黄思洋,将木雕的边角料,与树脂工艺结合,曾经的“废物”变身成一张张漂亮的茶桌、茶盘,让人耳目一新……

“发布十大青年创新产品就是要激发年轻人,让新人们用新材料、新工艺创作新作品,争取新的更大的市场。”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李炳炎如是说。

近年来,潮州部分工艺美术门类的从业人员逐渐走出传统“套路”,面向新市场开发新产品,让古老的工艺焕发新的生命力。

事实上,这些年来,培养优秀的年轻工艺美术人才成为紧迫需求也是各方实践所在。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孔昭明表示,现在广东省一些技术师范学院、技校,邀请国家级或者省级的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到院校定期授课,培养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一行业,促进人才梯队的培养。

近年来,在潮州,韩山师范学院、高级技工学校等院校纷纷请潮绣、手拉壶、木雕等大师走进学校,培养年轻的学生,前者还专门成立非遗与陶瓷学院。潮州市刚刚出台的《潮州市提升民生发展水平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也提出,要重点打造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等骨干专业。

“要重视年轻工艺美术家的培养,注重人才的培养。” 潮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传胜认为,创新就是打造就业基地,培育一大批人才,通过人才把传统产业和现代技艺结合起来,使产业化走得更快。

工与产:产业化之路可多元

“你看这只公鸡画得蛮好的,可是现在谁买鸡挂在家里呢?”在展会上,一位来自上海的观众仔细观看了潮州专馆内的一幅瓷板画后,感叹道,“这些工艺品离市场还很远。”

是工艺美术没有市场了吗?非也!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工艺美术年产值超过2.5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超过600万人,加上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行业规模前所未有,市场发展兴旺蓬勃。

让工艺美术精品走向市场、走进寻常百姓家,这是不少工美人和政府等各方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中国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论坛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建中表示,在当今多元的新文化面前,如何坚持并“活化”传统文化,令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为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需求做好设计服务,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实践。

于潮州而言,如何让精致的“潮州工”转换为更大的生产力,让文化价值得以体现?这是一个亟待面对的课题。

规模化是“潮州工”走向产业化的基础之一,而增强设计能力则将是“潮州工”走向市场的一个必由之路。目前,潮州大部分的工艺美术门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大多还处于传统手工艺阶段,面临着制作时间长、缺少设计等问题。

潮州市韩福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郭传秋认为,潮州的工艺美术需要加入更多的设计理念,将繁复的作品转化为可标准化生产的文创品,才能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并激发其购买欲。

上海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平台总监林涵表示,工艺美术匠人的运营模式、销售模式往往是封闭式的小圈子,缺乏更开放、更大的平台。

以商业化促进发展、在一线城市落地是工艺美术走出去的多元方式之一。正是看好潮州工艺美术的未来产业空间,郭传秋和合伙人余振武在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开设潮州专馆,搭起潮州的工美精品与大城市不同消费人群的桥梁。“潮州专馆开了之后,我们已经接待了好几批客人前往潮州深度游。”郭传秋认为,文旅的融合,延伸了工艺美术产业链。

珠绣艺术大师、百师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伟雄,同样瞄准一线城市的文化消费潜力。2016年,潮州百师园开馆,汇聚了上百位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进行展示、推介,并成为研学游基地、3A级景区。百师园现已陆续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开设若干个百师园机构。

潮州也在努力搭建平台。在本次博览会上推介的潮州市工艺美术之都博览园项目成为众多人的期待。这将是潮州首个综合创意产业园区,同时也是广东省首个以潮文化及工艺美术产业平台构建为核心导向的园区。潮州华侨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周懿介绍说,今后将致力于打通潮州工艺美术产业与科技、互联网、资本之间等联系,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打造产业链。

此外,“中国特产·潮州馆”也在京东启动,未来潮州的工艺美术品或将陆续上线电商平台。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同样让人期待。

外与内:行业自律促健康发展

在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正式开幕前夕,有个行业内座谈会并未引发大量的关注。11月6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自律管理座谈会在南京举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牵头单位代表、工艺美术重点产业集群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以及行业专家代表齐聚于此,共同探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队伍健康规范发展路径。会上审议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自律管理办法》。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说,绝大部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都能敦品励行、积极奉献,为传承工匠精神、推动行业繁荣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有一少部分在取得国大师荣誉后,或甘于自满、停步不前,或行为失范、损害形象,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队伍的权威性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规范将是行业走向更远、开拓更大市场的基石,是对外走出去的的内部支撑。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马达认为,规范行业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而上述管理就是他律。

无独有偶,11月7日下午,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潮州专馆举办了一个特别的发布会,发布了《潮州市工艺美术行业自律公约》,旨在“共同发展、相互尊重、加强合作、繁荣行业”。

该公约内容包括反对不正当竞争,反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支持开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共同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并进行自律、整改等。

“潮州与全国不谋而合!”李炳炎介绍说,他认为全国性的自律管理办法将有利于行业内的纠偏矫正。而潮州相关公约的发布,正是为了规范潮州工艺美术行业从业者行为,促进和保障工艺美术行业的健康发展。他认为,只有大师、从业人员从内部规范好,才能有更令人信服的作品,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并长久地占有市场。

【全媒体记者】苏仕日 纪金娜 郑淼鑫 发自南京

【作者】 苏仕日;纪金娜;郑淼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448696976@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