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关于“垃圾分类”相关政策的推进,不仅促进了资源再生利用,还催生出了垃圾分类回收“上门回收员”的新兴职业。他们用互联网在线接单,上门回收固定种类的废品。一名上门回收员表示,自己目前已靠“收垃圾”月入过万。
这个上门回收垃圾就和寄快递一样简单,客户通过线上预约,线下回收小哥上门“取件”。用户通过app或者微信公众线上下单后就只要等垃圾回收员上门,称重、计算价格之后,卖废品,当场结算。废旧报纸、纸箱、塑料瓶、大件家电、碎玻璃等都可在线下单。
在垃圾收回来后,垃圾回收工们将这些垃圾运往回收中转站。在站内,他们把垃圾进行分类打包,再被送到不同的厂里进行再加工。每天有数千斤的可回收物回收进来,经过消毒等简单处理后,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的处理厂,最终变成可回收再利用的产品,回到千家万户。
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就是代替了传统模式中的废品回收站的职能,通过O2O形式,线上下单,线下服务,自营“回收+物流+仓储+打包”全产业链。随着物流布局,延伸到社区,做生活垃圾分类和干垃圾减量。最终通过“智能终端+上门服务+线下仓储”形式,形成在回收行业的布局。
相较于互联网+回收的模式,传统模式回收链条过长,回收率很低。各个环节都是各自经营,整个回收过程,无法统一保证服务和产品质量。比较大型的加工厂对质量的要求较高,一些小型废品回收站很难达到要求,将遭遇淘汰。
其次,这个行业大多是小、杂、乱作坊式企业,随时面临取缔的风险。目前政府推动两网融合政策,希望通过信息化技术提高这个行业的效率和形象,要求废品回收行业正规化发展。所以,传统的回收经营人员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传统的回收模式即面临环保压力又受到新模式的冲击,但是互联网+回收的模式也存在挑战,例如估值一度高达150亿元的小黄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由于投入大盈利少最终进入破产重整阶段。
从”小黄狗”的困境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个新模式的尝试,是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就有互联网+回收公司表示:虽然线上的回收业务发展较快,但是目前在公司层面还未盈利。以废纸箱为例,一吨废纸箱的市场价格在1000元左右,回收和分拣的综合成本超过800元,“但随着规模的扩大,这种情况有望好转。”
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目前看来有很多的优势,可是从这些互联网+回收公司的困境中不难看出,依托互联网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前期投入大,中期运营成本也很大,导致后期的盈利空间就比较小,所以互联网+回收的模式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发展和政府的支持。
但是传统的模式虽然投入比较少,但也存在利润空间小的问题。同时传统模式的规模较小,对风险的抗压能力比较弱,很难不受环保督查的影响。所以无论是新模式还是传统模式,都存在挑战,最重要的是跟着政策的大方向走。
废料人怎么抓住大方向?
1.利用互联网,获取就近回收信息,直接上门回收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利用Feijiu网“我要处置”的就近查找功能,锁定就近回收企业,即刻便可上门回收废旧物资、闲置物资,既提高了回收的效率又保障了质量。
2.减少无用应酬,拥有大量一手处置信息
通过Feijiu网“我要处置”平台,获取全国企业、工厂的废旧物资处置信息,即节省精力、降低寻求回收物资难度,又避免了很多环节中的灰色地带,大大节省了回收成本。
3.打破回收局限,形成深加工产业链条
再生资源回收的集散市场大多功能单一,仅局限于再生资源的收集、交易和分选,产业链短,没有形成深加工利用产业链条。在“我要处置”版块大量的行业信息充分交互,实现了全民参与废旧物资回收的便捷渠道,建立广泛资源回收新业务。
Feijiu网“我要处置”版块是什么?怎么加入?
“我要处置”连接着“卖”、“收”双方,平台以卖方快处置、快变现的需求为基础,以回收方一手收、低成本的模式做抓手,以“互联网+”为媒介,打破空间、地域的阻隔,畅通卖收双方信息渠道,让更多企业实现废旧物资、闲置物资有去处、多去处,回收企业业务定点化、周期化。
Feijiu网“我要处置”版块根据回收企业面临的痛点问题,通过平台390万会员数据的积累,为国内回收企业升级生意模式。现Feijiu网“我要处置”平台面向全国招募各地回收企业,入驻平台提供就近回收废旧闲置物资生意信息。